朱雀二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中国商业火箭未来将“进军”卫星互联网星座发射市场

发布时间:2023-12-09 文章来源:蓝箭航天

12月9日7时39分,由中国商业航天公司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度点火升空,顺利将鸿鹄卫星、天仪33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一箭三星”商业发射任务的胜利收官,标志着朱雀二号作为国内首款连续发射成功的民营航天液体运载火箭,其技术状态成熟度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验证,这也将为未来我国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未来,蓝箭航天将着力打造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该型火箭将“进军”中国的卫星互联网星座发射市场。

随着美国“星链”卫星星座的快速部署,卫星互联网在全球覆盖、6G通信、特种通信等方面的重要战略价值正在凸显,以互联网星座为代表的航天领域正成为全球竞争的“新战场”。但相较于传统的航天发展模式,以卫星互联网建设为重心的航天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也更注重整体成本控制。 

“当前,以卫星通信为主,遥感、导航兼容的新一代全球卫星互联网系统在应用价值和商业模式上已经受到认可,但发展这种系统无疑会对项目的建设能力和成本控制提出挑战。”蓝箭航天火箭研发部总经理戴政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具体而言,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建设受制于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和发射成本,低成本、大运力、高频次的航天发射能力已成为当前航天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美国为例,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以来,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运营模式使得运载效率不断提高,超强的发射能力和更低的发射成本使得星链卫星星座能够实现快速组网。”戴政表示。

戴政进一步介绍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发布了多个大型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总体规模预计超过20000颗,总发射规模预计超过1万吨。不同于以往单星或者小规模星座的部署,卫星星座的运营就需要不同轨道的大量卫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部署,对运载火箭周期内的发射能力要求极高,需要一个具备综合发射能力的系统。

而中国商业航天公司的迅猛发展,自主研发的多款具有成本优势的成熟运载火箭型号,无疑将极大地助益于中国的互联网星座建设计划。此前,我国面向商业航天市场的多款运载火箭已用于发射验证卫星互联网技术的试验卫星。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蓝箭航天也将瞄准这一市场,多款运载火箭未来也将提供低成本,高密度的发射服务。

“以我们正在研发的具有重复使用能力的朱雀三号火箭系统为例,这款火箭是针对大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及深空任务需求,集高质量的运载能力、成本控制、发射能力、保障能力、运营能力于一体的全方位集成系统,该型火箭目前在不锈钢复用箭体结构优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液氧甲烷发动机多次起动、推力提升与深度节流技术、复用火箭高精度返回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攻关等方面已经取得突破。”蓝箭航天CEO张昌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款不锈钢运载火箭,该型火箭一次性任务低轨运载能力达21.3吨,航区回收任务运载能力达18.3吨。该型火箭可实现一子级垂直着陆与回收,未来火箭一子级可重复使用次数可达 20次。朱雀三号预计将于2025年具备首飞能力,届时将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卫星互联网提供高效运载服务,助力中国商业火箭进入大运力、可重复、低成本的新时代。 

此前,我国现有的商业航天企业先后也发布了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号类似的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项目,例如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三号”、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箭元科技的“元行者一号”、东方空间的“引力二号”等等,这些火箭均具有起飞规模大、运载能力大、箭体直径大、一级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以说,这些型号都是为适应我国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的新要求,应运而生的新一代商业火箭,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商业火箭已集体进入新时期。”戴政表示。

中国的商业航天公司为何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张昌武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强大的工业体系。“中国的工业体系是当今世界上品类最齐全、规模化生产能力最强的工业体系,在火箭制造所需的原材料、推进剂、精密加工、电子信息、机电设备等领域,都有世界一流的企业和产品。”张昌武表示。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